奔流不息的黃河從內蒙古鄂爾多斯昭君墳鎮源源流過,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在此開掘了一條貫穿全鎮的水渠。七月的內蒙平地多旱少雨,近十萬畝的玉米、向日葵正享受著母親河的滋潤。
隨著國家不斷加大對西部開發的支持力度,隨著公司技術實力的不斷壯大,華自科技有幸成為昭君墳農村灌區信息化的建設者。
售后人的一天 塵土中啟程
楊孟軍是現場售后安裝負責人,在公司已經工作十年,每天的工作內容都不一樣,但每天的工作節奏都是一樣的。以下記錄了他在灌區現場平凡的一天。
灌區位于偏靜的鄉村,沒有旅館,沒有飯店,只能吃住在當地農家,不足十平米的土磚平房內一張大炕可睡三四人。早上六點天已大亮,楊孟軍停止了如雷的鼾鳴從炕上爬起,舀了點泛黃的自來水開始洗漱,在不足半寸的頭發上蘸了點水,叉開十指從額頭往后梳理了兩下,照照鏡子,咧嘴一笑,和著礦泉水嚼了兩個蛋黃派,便騎上滿載工具的摩托車駛向工地。
“風吹塵沙襲,曠野染黃髻”, 一路顛簸不止,蓋天塵土,楊孟軍停下車揉去眼中塵沙,晃了晃車后的工具箱,確定捆綁依然牢固后繼續小心前行到達揚水站!
開孔-安裝-接線-調試 簡單卻不平凡
上午的工作任務是低壓室遠控改造,需要在原屏柜開孔、安裝、接線。低壓室兩臺變壓器正在運行,室內溫度很高,常人一般呆十分鐘就受不了,但楊孟軍早已習以為常,任憑汗水流淌,滴入眼角時才揚起臂膀一拭又繼續工作。
開孔、安裝、接線、調試對于一個有著多年安裝經驗的工程師,一切都是如此熟練簡單,三個小時已全部完成,且整體改造工藝在現場條件下堪稱完美。在調試完成的那一刻,楊孟軍沖出炙熱的低壓室,脫掉早已濕透的上衣,一口氣喝下半瓶礦泉水,大喊一聲:爽!
此刻的清爽只有他自己能夠體會。一連貫的自然反應證明了他也是血肉之軀,只不過他有著更強的毅力!
改造進度比預期的要快,看看時間還早,楊孟軍又來到渠口高壓室,準備檢查一下通訊箱,解決無線網橋不能通訊的問題。他細心的逐個檢測著每一個網口,發現多個水晶頭的壓接不合格。
重新壓接水晶頭后,渠口高壓室無線通訊正常,這時已經是十二點,腰圓肚肥的楊孟軍早已是餓了。踏上摩托,一騎絕塵。
改善伙食 靠榨菜!
回到住所,房東端上一大碗燴菜,楊孟軍狼吞而食。兩個月來楊孟軍天天吃燴菜,剛吃還可以,越吃越難吃,但吃著吃著也又習慣了,有時胃口不好,實在難以下咽了,再買包涪陵榨菜來改善伙食。
吃過中飯,回到租房午休,沒有空調,也沒有風扇,還沒有窗戶,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太累了,躺下片刻便已入夢,下午兩點自然醒來,才發現一身是汗,還發三兩只趴在墻頭休息的蚊子,一巴掌下去滿手是血。
身為售后人 他嫌自己曬得不夠黑
兩點半的內蒙天空,烈日正當頭,但距竣工的時間已經不多,為確保項目整體質量,楊孟軍早已計劃好下午早一點到灌區對每個點的設備運行情況巡視一遍。灌區面積很大,九條支渠共十八個設備安裝點,一圈巡視下來已是晚上八點。
五個小時的巡視,楊孟軍發現了一些安裝細節上的隱患,如太陽能板安裝支架支風吹變形,久之將會跌落砸傷路人。如視頻桿底部引線未穿經桿內,路經羊群易掛擦踢斷。如明渠流量傳感器引線懸空,宜截擋水面飄浮物,久之不能負重而折斷……楊孟軍一臉憂慮和嚴肅,電話責令安裝隊必須按要求整改。
八點半楊孟軍回到租房吃完燴菜,舀了半盆涼水擦了個澡,盆里的水已烏黑成墨,隨后點燃一支煙,打開電腦記錄下了今天的工作心得:……還有一點大的收獲就是今天又曬了一下午,臉又曬黑了一點。別人都說我黑,喻總說我搞安裝的還不夠黑,至少沒他黑,我想我還得加油!
看看時間,已是晚上十點,楊孟軍躺在炕上撥通了妻子的電話:“家里都還好嗎?兒子入學的事都妥當了吧?學習上的事還得你多費心……”楊孟軍利用工地進度停滯期撤離現場,回家給兒子辦入學,結果被項目負責人投訴,誤會他耽誤了工期,因此還沒辦完兒子入學的事又匆匆趕回了現場。
給家人打完電話,楊孟軍繼續翻閱著筆記本《一級建造師考試題庫》直至凌晨才鼾鼾入夢。
平凡一天就此結束,新的一天又將開始,等昭君墳完工,楊孟軍又將趕往下一個安裝現場……
對于售后工作的艱辛,不需要再多再感人的故事來體現,這一天已經證明了一切,對于售后員工的品質,不需要再多實例來對比,楊孟軍已經代表了所有。
他們遠離家鄉,遠離妻兒默默的堅守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也正是所有這些默默奉獻的華自人成就了公司今天的輝煌!
[注]作者系華自科技技術1部張慶武,作者于2015年7月21日的昭君墳現場,真實見證了售后服務中心員工楊孟軍一天的工作。特獻此文向所有工作在服務現場的售后兄弟表示敬意!
本文為華自科技2015“真情售后”主題有獎征文比賽獲獎作品,文章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