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紅網時刻
編者按:2022年是湖南實施“強省會”戰略的開局之年,要支持民營企業踐行“強省會”戰略加快高質量發展。紅網、時刻新聞、長沙市非公辦、長沙市工商聯啟動《強省會 民營企業在行動》專題欄目,報道長沙市民營企業加快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供應鏈“五鏈融合”,助力長沙高質量發展的先進事跡。敬請關注。
華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速布局儲能賽道“雙碳”政策的推進,不斷驅動著我國能源結構調整與轉型,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在電力系統的占比逐漸上升,但其波動性、隨機性、間歇性等特點,對電網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儲能作為電網一種優質的靈活性調節資源,具有削峰填谷、應急電源、改善電能質量、增強電網穩定性、促進新能源消納等多重作用,是新能源發展的關鍵?!比A自科技新能源業務部總經理楊朔介紹道。
隨著能源結構向多元化轉變,儲能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契機。坐落在長沙高新區的華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憑借在能源領域多年的積累與沉淀,正加速布局儲能賽道,產業化探索成效顯著。
創新引領 厚積薄發搶占儲能市場
近年來,在國家相關政策支持下,儲能賽道逐漸火熱,眾多企業爭相布局。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楊朔表示:“華自科技勇立潮頭,在技術裝備研發、示范項目建設、商業模式探索等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市場應用規模穩步擴大?!?/span>
針對儲能卡脖子技術與痛點問題,華自科技充分發揮技術優勢,深入研究,自主研發了能量管理系統(EMS)、多能物聯協調控制器(CCS)、儲能變流器(PCS)、一體化廂式/柜式儲能系統等系列軟硬件產品。其中,多能物聯協調控制器可適用于各種電壓等級和裝機容量的儲能電站及微電網的保護與協調控制,可對全站PCS統一協調控制并實現毫秒級響應,有效解決新能源系統內PCS對頻率有功、電壓無功調節控制時間周期長、集中控制難等問題,該產品單臺設備控制PCS數量最大可支持128臺,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據了解,為不斷強化產品質量和精益產品制造,華自科技投資數千萬建設新能源裝備生產線及自動測試平臺,具備光伏逆變器、儲能變流器、一體化儲能柜、充電樁等產品總裝總測生產能力及條件。通過總裝生產線的柔性化設計與裝配線管理信息化實施,可實現在一條生產線上兼容生產多品種型號產品,對生產制造過程實行全面監控與控制,年產能將得到大幅提升。
華自科技不斷修煉內功,以差異化產品打造市場競爭力,先后實施了邵陽城步儒林100MW/200MWh儲能電站、國網湖南郴州韭菜坪新能源配套儲能站、工業園區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張家界臺區儲充一體化項目、瑙魯6MW光伏+儲能項目等,為工商業用戶提供儲能整體解決方案。
聚勢賦能 描繪“源網荷儲一體化”藍圖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中強調研究開展儲能聚合應用,鼓勵不間斷電源、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等用戶側分散式儲能設施的聚合利用,通過大規模分散小微主體聚合,發揮負荷削峰填谷作用,參與需求側響應,創新源荷雙向互動模式。
華自科技充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建設多能物聯數據中心,為源、荷用戶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圍繞強鏈、延鏈、補鏈,在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等領域持續發力,積極推進廠區級、園區級、城市級新能源項目建設與商業模式探索,著力打造新能源發展樣板。
楊朔介紹,2021年,公司積極參與“寧電入湘”工程建設,并聯合湘投集團共同投建年產能1GWh(首期)的儲能電池PACK 產線,達產后預計年產值超10 億元,為公司強化產業鏈,優化產業結構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公司與央企、行業巨頭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在技術研發、市場拓展、項目投資方面相互賦能。
目前,華自科技正在永州、郴州、常德等地開展集中式電化學儲能電站試點投資建設,助力湖南省儲能產業發展壯大。
“隨著儲能技術不斷進步、商業化模式日趨成熟以及市場機制逐步完善,儲能行業必將得到規?;l展。作為多能物聯技術領航者,華自科技將緊握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大機遇,推動儲能業務發展和技術進步,為湖南省能源產業貢獻力量?!睏钏氛f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