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需門檻:“多能物聯協調控制技術”
是新能源電站參與電力系統服務的入場券
2021年,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并網主體并網運行管理規定》和《電力輔助服務管理辦法》中,對于新能源場站的技術指導和管理規定中明確要求:
應滿足網源協調有關標準要求,應具備一次調頻、快速調壓、低電壓/高電壓穿越能力,電壓和頻率耐受能力原則上與同步發電機組耐受能力一致。
新能源場站應具備無功功率調節能力和自動電壓控制功能,按照電力調度機構要求裝設自動電壓控制子站,必要時應配置調相機、靜止同步補償器、靜止無功補償器等動態無功調節設備,并保持設備運行的穩定性。
電力輔助服務的種類分為有功平衡服務、無功平衡服務和事故應急及恢復服務。
有功平衡服務包括調頻、調峰、備用、轉動慣量、爬坡等電力輔助服務。
所以,如何能夠在上述領域提早布局規劃產品研發與設計創新,是未來新能源電站項目是否能成功并網參與電力系統服務的入場券。
儲能協調控制器技術的
創新應用與瓶頸
儲能協調控制器屬儲能領域新產品,無專用技術規范約束,并且存在諸多卡脖子技術需要持續攻克,這也將成為該領域的機遇。
目前行業痛點:
標準化程度低、信息交互環節多,通信響應速度慢
一次調頻性能差
源網荷終端硬接線多,儲能站規模越大接線越復雜
不具備動態無功調節功能
據分析,至2025年,90%的電站都會實現全面的數字化物聯管控。而現在這個比例還不足50%,在這個領域還有大量的機會。
降本增效:“多能物聯協調控制技術”
為儲能電站的設計及施工提高效率
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間歇性一直是制約其大規模應用的主要因素,增配儲能系統模式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善間歇式電源運行性能與調控能力,有助于增強電網接入能力。原有新能源儲能系統內頻率有功、電壓無功的調節控制主要是針對單臺PCS的控制策略,存在PCS控制時間周期長、無法集中控制等問題。“多能物聯協調控制技術”的應用將令該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使儲能站內全站PCS得到統一協調控制,同時也將站內核心控制功能的控制時間周期縮短至毫秒級。從而降低了因單個組件發生的故障需要逐一排查的可能性,又提高了電站整體的效率。
(資料來源:華自科技研究院)
一個儲能電站要取得高收益,不僅要依靠高質量的設備、高質量的設計、高質量的施工,還需要后期的高質量運維,想要進一步給電站降本增效,需要各個設備全部數字化與智能化管控。
應用案例:華自儒林電站
多能物聯技術,提升新型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
據了解,此項協調控制技術目前行業內僅有少數幾家企業研制成功并在現場取得應用。
華自科技自主研發的HZC-600多能物聯協調控制器(MEIC Coodination Control System)成功應用于國內最大社會資本投資的單體電網側儲能示范電站——湖南城步儒林100MW/200MWh儲能電站。實現了對全站多達80套PCS的統一協調控制。該項產品的應用在行業內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并整體提升了儲能電站對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支撐能力。
(湖南城步儒林100MW/200MWh儲能電站)
據悉,該產品已通過開普實驗室型式試驗和動模試驗,各項性能指標均為業內領先水平。通過在開普檢測進行動模實驗模擬完整的場站工況,檢驗了裝置各種調節響應,同時驗證了在大規模PCS的接入工況下裝置的運行性能,結合型式試驗結果,表明該產品能充分滿足大規模儲能電網側應用需求。
關鍵技術與創新設計:
(資料來源:華自科技研究院)
據了解,由于該項技術處于應用的早期階段,華自科技將緊密跟蹤城步儒林項目現場產品運行情況,持續完善產品的穩定性及功能性能。并著手開發適用于用戶側的微電網協調控制系列產品。針對不同類型的PCS產品,提供標準化的IEC61850 GOOSE通訊組網接口,同時與各種類型的PCS和BMS通訊,獲取基礎信息數據。